名家专访

美国的医学教育与考试:从委员会到模拟及继续教育--Joseph D. Babb教授访谈

采访提纲: 1 Is there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dmission regulation in USA? 美国是否有介入准入制度? 2 How to standardize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 如何规范化继续教育? ....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5 12:41:00

SYNTAX后的展望:“杂交”再血管化治疗是复杂冠脉疾病治疗的明日之星吗?-- David X. M. Zhao教授访谈

采访提纲: 1 What is the evidence of long term benefit of hybrid revascularization for complex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当前杂交再血管化治疗复杂冠脉疾病治疗的长期获益证据有哪些? ....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5 12:41:00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优化再灌注治疗的新特征--Mitchell W. Krucoff教授专访

采访提纲: 1 Do you think that the patients with Non-STE ACS should receive the i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s early as they can? 是否认为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应尽快进行....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5 12:41:00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血运重建的选择--Spencer B. King III教授访谈

采访提纲: 1 Could you share your experience with us in which revascularization approach such as DES PCI or CABG is better for which patients? How do a ....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5 12:41:00

CIT2009会议上陈纪言教授专访

国际循环:对有侧支循环或无侧支循环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治疗策略选择有何不同,逆向治疗的应用范围如何? 陈纪言教授:这个问题要从几方面回答。大多数情况下,慢性病变会有侧支循环产生,如果冠脉造影中看不到很明显特殊的话,我首先认为,闭塞的血管属于很弥漫的很长段的闭塞,所以没法看到侧支循环,....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4 19:26:00

沈卫峰教授专访:识别易损斑块能否减少心血管事件?

易损斑块的检测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实际上是冠心病的一种发病机制,也是影响冠心病的一个原因。斑块的稳定性和易损性实际上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所在。以往我们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综合征都是“表”,冠状动脉堵塞,我们就去治疗。但是,作为根本的治疗,将来需要治疗其斑块。曾经我们几次....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4 19:26:00

OCT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陈韵岱教授专访

OCT目前应用状况 Martin Leon教授在CIT 2009大会上对未来介入领域的发展做出十大预言,其中就包括影像新技术在未来的地位。目前国际和国内对这一问题都很关注。因为以往的技术我们总是比国外引进得晚,而OCT技术在国内和国际上是同步进行的,所以我们很珍惜这次机会。OCT技术在美国还没....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4 19:26:00

特殊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陈纪林教授访谈

国际循环:目前对不同类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栓治疗的策略选择是否存在不同? 陈纪林教授:不同类型的ACS患者的抗栓治疗基本是一样的。ACS患者主要分为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抗栓治疗可能更需要加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栓治疗力度可能不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总的方案两者....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4 19:19:00

药物洗脱支架晚期贴壁不良——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专访

《国际循环》: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发生率有多少? 葛均波教授:目前尚无系统性研究来探讨晚期支架贴壁不良。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可通过器械检查入血管内超声发现,我们研究发现第一代支架的晚期贴壁不良发生率约为7%~8%,其主要原因还不清楚。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可分两种,一是术中即出现支架贴壁不....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4 17:20:00

CIT2009会议上乔树宾教授专访

国际循环: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上午您做了手术演示,而且演示非常成功,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手术的整个情况。 乔树宾教授:第一个病例是我自己的一位患者,是一位前降支开口病变的女患者,其左主干远端也受到影响,所以狭窄的程度很重。这位患者胸痛达到3年,最近1个月胸痛明显加重,病变很重,最狭窄....
  作者: 未知 发布于:2009/5/14 17:20:00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5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