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追踪
|
CIT是我国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大会的宗旨是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学术进展,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作为一个友谊的窗口,推动中国学术水平发展。
目前在介入....
作者:
未知
有21556人浏览
发布于:2009/4/1 18:05:00
|

戴汝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国际循环》:作为本次CIT大会结构性心脏病会场的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
戴汝平教授: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有2....
作者:
戴汝平
有49662人浏览
发布于:2009/4/1 18:05:00
|
滞后的认识与理论常能束缚一种技术的发展,甚至能断送该技术的前程。相反,当认识与理论提高与超前发展时,将能大大刺激和促进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加完善。无痛性治疗与自动转复除颤器(ICD)技术的关系就是后者,其把ICD技术推向了临床应用的新纪元。
&nb....
作者:
郭继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有29674人浏览
发布于:2009/4/1 18:05:00
|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组委会于2009年3月19日下午13:30~14:30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CIT 2009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大会秘书长徐波主任主持,出席的嘉宾有大会主席高润霖教授、大会组委会姜永茂主任、TCT创始人和....
作者:
未知
有21721人浏览
发布于:2009/3/31 12:34:00
|
CIT 2009大会首日的“介入药物学和心血管预防”会场上,多位国内心血管界知名教授分别从炎症、钙化、影像、血栓和内皮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建军教授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物学”这一分会场的策....
作者:
未知
有19669人浏览
发布于:2009/3/31 12:34:00
|
3月19日上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领导的介入团队为与会专家展示了两场精彩的CTO手术转播。首先是一例中老年男性患者,不稳定心绞痛、糖尿病病史,冠脉造影证实左主干开口处完全闭塞伴严重钙化,右冠造影显示右冠中段60-70%狭窄,右冠经后降支至间隔支提供3级侧枝循环至LAD近段第一对角支开....
作者:
黄榕翀钱菊英
有28388人浏览
发布于:2009/3/31 12:34:00
|
CIT 2009第一天开场就吸引了与会心内科医生的眼球。3月19日早餐会期间,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徐迎佳医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李妍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李建平医生先后介绍了应用Firebird、Firebird 2支架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病例,对于左主干-前降支长钙化病变、不同类型....
作者:
黄榕翀
有27418人浏览
发布于:2009/3/31 11:48:00
|
昨日下午,在霍勇和吕树铮教授主持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培训课程上,高润霖、Takashi Akasaka和钱杰等教授对OCT的现状、临床应用和图像识别方面做了深入而详细的介绍。吕树铮指出,OCT的基础研究工作在美国完成,而日本同行在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来自日本的Takashi Ak....
作者:
杨进刚
有22851人浏览
发布于:2009/3/31 11:48:00
|
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在关注介入治疗最新进展的同时,也着重强调了心血管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从会议首日开始,总计十余小时的“介入药物学和心血管预防”正体现了这点。
2009年3月19日上午的“介入药物学和心血管预防”会场上,众多知名专....
作者:
未知
有19130人浏览
发布于:2009/3/31 11:48:00
|
在昨日上午进行的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上,来自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的宋治远教授和英国的Jan Kovac教授从不同视角分析卵圆孔未闭(PFO)的介入治疗中的争议和进展。两位教授认为,PFO是否需要介入治疗争论的主要焦点一是PFO能否引起与矛盾栓塞有关的脑卒中,其二是能否治先兆偏头痛。
Jan Kovac教....
作者:
未知
有21743人浏览
发布于:2009/3/31 11:48:00
|